印度人不吃牛肉,美国人不吃猪肉,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澳洲人不吃螃蟹,中国人不吃清道夫。
哪国都有自己的餐食习惯习俗,葡萄酒不能作为国内的佐餐文化,归根到底就是太多选择和餐饮文化的差异。
其实中国使用汤勺有年的历史,使用刀叉则有年的历史,使用筷子却不过多年而已,所以筷子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而西方人现在使用的刀叉是我们祖先放弃不用的一些餐具,不要没事把欧美吃饭喝杯红酒说得多么优雅和高大上。
对于葡萄酒和西餐的文化,网上个个都能一套一套的列出各种历史,我国古代的人喝不喝葡萄酒,我就不用去探索了,就从我们现在看到的说说,为什么葡萄酒佐餐文化起不来:
1、国内酒的可选择品种超多
好多人提起中国酒,第一时间想的就是白酒,但除了白酒,还有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奶酒、果酒、药酒等等。
国内56个民族有自己的代表酒,各个地方也有自己的酒,更不说各种大厂的酒全国流通,葡萄酒自古以来就那点可怜的占比,还想生出多大的文化?
2、欧美和国内吃饭的习性(欧美分餐,国内合餐)
先看一下现在西方吃饭那套:
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黄油刀和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
匙分为汤匙、甜食匙、茶匙。
杯子又分为红酒杯、香槟杯、开水杯。
就我去过的法国,荷兰,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在朋友家里吃饭,桌面不大,反正各种碟子和杯子都能摆满,一般吃饭大人都会会开瓶酒,小孩子选择牛奶或果汁。
吃完后我身为东方的客人,当然得主动帮忙刷碗吧,那叫一个大工程呀,一整套下来,包放入消毒,得一小时,再看一下现在晚上在家洗碗时间都是10多20分钟搞定。
我不知道: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每天晚上都洗碗,他认为自己非常擅长洗碗。
比尔·盖茨是真的无聊洗碗,还是喜欢洗碗,还是只是随口说一句话,全球的人都翻译错了呢?
再看一下现在中国人吃饭那套:
国内普通人家,在家吃个饭,菜炒上来,拿个碗筷,直接开造了,喝酒无非加多一个杯子即可,喝酒更简单,大人白酒直接用碗,小孩喝饮料有时也会用碗,谁会用碗直接倒红酒干呢?但又不想洗多一套杯子喝红酒。
国内正式的聚会,上述的,加多一个汤碗和一双公筷,太官方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我只是小老百姓。
这样一对比来说,你说葡萄酒如何生出文化呢?
3、生活水平的选择
中国解放以来,普通家庭人家,小时候是不是感觉葡萄酒是一个超贵的产品?爱喝两口的父母都是去买土炮米酒,每餐喝一小杯,只是为了活血,赶走一天的累。如果一餐喝一碗,就得是过节有好肉了。有钱的家庭,喝的就是广告的白酒或叫不出名的XO或人马头。
就连葡萄酒是个什么,很多人还得靠香港电影才知道82年拉菲是什么,也是这句82年的拉菲把所有葡萄酒都推到一个喝不起的高度。作为全国红酒接受度最高的广东,而生在广东的我小时候感觉葡萄酒不是随便一个家庭能喝到的,当年如果谁家有一瓶普通的餐酒,都得买瓶雪碧兑着喝,为了更多人分到,和更好入口。
就算到了年,我现在仓库从各国回来的餐酒都已经很便宜了,但还是会大多数人感觉红酒是有钱人喝的,或美容软化血管等养生而喝,从来不是因为喜欢喝而购买,当然请不要相信这些无用的功效,你喝一吨红酒的花青素都不够一颗菜的量多。
这样的环境下来,你说葡萄酒如何生出文化呢?
4、葡萄酒和国内食物CP不起来:
因为从事酒业,也考了红酒证书,所以看过很多葡萄酒的书,也参与写过一本葡萄酒和中国食物搭配的书,各种参数和画面都并列出来,看图片就很有食欲,但除了和几个红酒爱好者一起才会做这样的事,日常生活中,吃饭一定想不起要提前开瓶葡萄醒一下。
说句得罪的话,西方那几个国家的人,一个比一个做菜难吃,来来去去就那几个玩法,要么煎,要么烤,只剩下水煮了。
所以西方人饮食文化离不开葡萄酒,特别是法国,基本上都会喝点红酒,酒和肉相互提味,酒可以衬托出菜的最佳风味,菜又可以反衬出葡萄酒的香醇可口。
但国内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种烹调方法:炒、烧、蒸、炸、爆、煎、烤、腌、卤、熏、冻、拌、烩、汆、溜、烫、炖、煮、焖、焗、涮、泡、醉、滚、烘、煨、风、酥、糟、甜、扣、拼、羮、酱、煸、色。从菜系上面就八大菜系,因为每一种菜系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做法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口感上也是不一样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那里用得上用葡萄酒提味呢?
最常见争吵的:葡萄酒的单宁和7分熟的红肉鸡红蛋白结合,可以很好的化解食物油腻,但再看一下你餐桌上那盘爆炒牛肉,都熟到爆了,倒杯杨梅汁就吃光了。
这几点下来,葡萄酒文化在国内形成文化的可能性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