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诗经.周南.桃夭》
[夭夭:花朵怒放。灼灼:花朵鲜艳。华:同“花”。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出嫁。古代把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有蕡(fén):蕡,草木结实很多。此处指果实硕大。蓁(zhēn)蓁:树叶繁密。]
这是诗经里流传最广的诗篇之一,脍炙人口。且少见的言辞明亮,无哀无恨。
叶嘉莹说过,诗经里的女性形象,多在伦理范畴之内。不像后来的诗词歌赋,有了不同身份的女子,有了更丰富的情感意象的外延和寄托。
这一篇就是。
说一位姑娘要出嫁,站在新生活的门槛上,众人对她的鼓励和赞美。满满都是祝福和希望。
桃花开,桃叶繁,满树花红与叶碧。
夏将来,春将去,花落桃实甜如蜜。
人如花,人如玉,迎汝于归宜其居。
汝温婉,子宁馨,洒扫晨昏举案齐。
画眉好,白头老,家有伊人适其居。(逍遥自译)
最近过年,是团圆的日子。且家有喜事,小叔结婚,老话说叫“收弟媳”。婆婆年初一给红包,我和弟媳一人一个,吉祥话也说得很传统很有意思,说家里靠你们经营。
虽然安土重迁的时代已经不同,透露出的中国式传统思维和情感的某种底色,还是隐隐有着千年的遗存和印记。
时代的脚步在往前赶,华夏民族的灵魂还在回首张望。
我们的生活在变化,但我们的记忆在朦胧中溯源而返。这是母语文化的基因密码和集体潜意识的强大力量。
所以我想写下这一篇,类似心情日记。不去过于考虑逻辑。仅从直观感受当下角度出发,触摸一下,脚下这片土地的灵魂和初心的诗句。
人不可执念于过去,精神需要减负。
但人要对过往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断舍离,是精神上的升华和提炼,不是粗暴无知的一刀切。
看《国家宝藏》里的“十里红妆”一节。
“十里红妆”,是祖辈女子出嫁的一种民俗。掌上明珠要离开父母身边,去往一个相对陌生的家族从此开始另一种人生。不复娇憨女儿,身份不同。
要一人做好妻子媳妇妯娌母亲各种角色,适应不同的家庭习惯人群个性,与另一人甘苦与共白头偕老。姑娘有喜有忧,有盼有惧。
父母虽然不舍,但也要面对女儿成年的事实,能做的就是把爱具象到一顶繁复无比的花轿上。
嫁妆囊括装饰家具日常动用,大到出行工具,家具,拔步床;小到首饰,女儿女婿四季衣箱,马桶痰盂,筷子厨具;倾其所有无微不至。精心装饰,一样样陈列在人前,乃至送嫁的队伍可以排出十里开外。
是谓:十里红妆。
其情哀,其志苦。无非父母一句婉转嘱托和祝福。隐隐还藏着潜台词,我家姑娘,娇生惯养,不是来你家讨口饭吃。她来你家过日子,望你善待,公婆视如己出,丈夫和和睦睦,生子多福。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伦理和情感表达。
我们擅长写诗,擅长戏曲,生死哀乐万事入歌吹,不擅长对面拥抱说爱说想念。
我们擅长礼仪规矩,面子场面,不擅长当面划界限直来直去。
我们的契约也杂糅着情面。
我们用不厌精不厌细的庞大菜系,用复杂无比看得见看不见日常生活礼仪,委婉地,传递着属于华夏民族自己的丰富情感。
一方面盛大,一方面含蓄。细腻柔韧,绵延不绝,藏锋敛刃,偶尔爆发。
我们雍雍穆穆,特别害怕苦难和“出事”。
但一旦“出了事”,也总有一脉不绝,有着最大限度的忍耐力和积蓄反击的力量。
我们在爱恨交织中延续。不够清爽。
但要清爽,也不难。
作为个体,知道自己要什么,安顿好内心,就能游刃有余。
人生苦短也恨长。
既然是心情日志,一篇短文,也可以跳跃着说点题外话。
作为一个纯姑娘,从小就喜欢叮叮当当的首饰。金玉翡翠,手串蜜蜡珍珠水晶半宝石……谁心里没有住过一个少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年纪越大,历事越多,读书越多,越懒越返朴。
如今只穿棉麻;只喝自酿果酒;器只用陶杯;茶不厌精粗提神就好;饭不喜宴,无蔬不欢;行厌排场,布鞋适足为真……
非是装境界给谁看。是真的平静而舒服。
自由自在。
说“多病故人疏”?不没那么惨。说“自觉新来懒上楼”?不没那么老。说文艺?不没那么矫情。
也许多年对古籍阅读的热爱,养成这样一种心境。
什么也比不上,自在地踏实地,睡觉吃饭做人。
如今只肯往身上挂一样东西,最简单的手工银。
花纹不可繁,花繁要舒展美观必须重器,戴着太累。器不可老,不执求古,就不必堕脏兮兮的假坑,就算是真的也不爱那个他人气场。不求包浆,能陪伴一段时日,自然有痕迹,不会日夜刻意摩挲。不求名家,绝不等候工期。(这点要求,任一城市乡村任一手工作坊都可满足,千元左右足矣,想花钱都花不出去)。
有缘与之,暂且留之。无缘过之,无非一物而已。
耐糙耐造,耐厌耐失。出门不怕丢,进门不怕忘。
就算是爱美,也不为美折腰。
这才是我心中的春水桃林。
自然而然。不为追求某种寄托,迷失自己。
心自由,就处处是美感。
心有一片原野,明月高悬,处处桃花春水,春风十里,碧蓝如海。
出可见南山,回可宜室居。
翻开诗经,看桃花灼灼,合上诗经,在桃花树下打个盹。
无梦。浅痕。
一个下午的阳光,就平常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