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导读
问市三年,“米客之家”APP在线服务员社群人数超过人,进驻上海家品牌餐厅,牵手青花椒、大肆撸串、大龙燚火锅等知名时尚餐饮品牌,实现了月销20万瓶的小众酒类新突破,成为魔都青年种草的新宠。今年1月米客刚刚完成了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用以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议和品牌升级。
近期,新消费内参采访到了米客米酒的创始人姜晓云,跟她聊一聊米客如何用有品类、无品牌的米酒在大牌横行的酒水市场中分一杯羹?如何巧妙借用新型社交场景完成月销20万瓶的艰难任务?
以下内容根据米客米酒创始人姜晓云口述整理。
米客米酒是一款基于80、90后新生代人群的饮酒需求,围绕现代人消费理念设计的新生代酒水。
在产品上它结合中国传统酿造技艺和日本清酒后道科技技术,对传统中国米酒进行了大胆工艺革新。
在营销上,米客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O2O玩法,将线上线下打通联动,革新了传统的酒水营销方式,形成米客独具特色的渠道市场。
市场格局的改变让小品类酒饮显现商机
对于酒水市场,我并不陌生,在创立米客之前我做了十年的酒水品牌营销咨询。
为酒企提供新产品开发规划、渠道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所以经常会跑市场、入渠道,对经销商和客户做调研分析,为高层决策提供分析报告。
当时我就注意到,中国的酒水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着几种变化:
第一,主要消费人群正在改变,80、90后正在成为酒水消费的主力军。
第二,低度酒的销售量在逐年增多,果酒、米酒、鸡尾酒开始崭露头角。
第三,传统的酒水销售模式开始失灵,“移库”给经销商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把握消费者反馈。
第四,网红效应、社区营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开始大过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
新型社交给“微醺”带来生机
随着消费升级和新生代人群消费力的崛起,酒类市场结构化调整的成果已显现,朝着更加多元化、低度化、健康化、年轻化、休闲化的趋势发展。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饮酒人群适量饮酒状况》白皮书”显示,当前,18-35岁年龄段为饮酒主要人群。
80、90后这些新消费人群,他们的社交场景与新餐饮业态高度重合。
中国的餐饮结构过去是哑铃型,一边是高端的大型商务宴会,一边是人均消费十块钱左右的小吃店。但新餐饮业结构是纺锤形,大众消费贡献了超过80%的餐饮收入。
大众消费的主力是谁呢?
是都市白领、新中产这些年轻人群。
这些人拥有更自我、更放松的社交理念,不论是宴请客户还是好友聚餐,他们在餐桌上不再拼酒量,而是更加推崇“微醺”这种度。
这种休闲场景下的“轻社交”迫切需要啤酒、白酒以外更多、更合适的饮品选择。这也是近几年米酒、鸡尾酒等低度酒大行其道的原因。
可以说我们不是谁的替代者,而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新需求孕育新产品,这是市场的必然性。一项非常有力的佐证,冰锐年就进入中国,却一直不温不火,年随着RIO横空出世,市场上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鸡尾酒热。
这些酒的消费人群画像就是年轻、追逐潮流、讲究口感、对价格不敏感。
发力老品类
唯有创新可变局
选择做米酒,因为米酒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它都不是一个陌生的事物,所以米客不需要创造概念。
我们做的事就好像当年的王老吉,它把凉茶从两广地区的家庭饮品改良、包装成为大众消费的饮料。
王老吉要将地域色彩如此浓烈的凉茶变成全国人民都能接受的饮料,除了口感的改良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产品的普遍接受性,将它与大众生活建立起直观联系,让大众接受并且愿意为产品买单。
比起凉茶,我相信米酒先天所具备的普遍接受性更高。只不过大多数人对米酒的印象是土作坊里的老酒缸,它产自于家家户户,却从没有一个规模化的生产线。
中国一直没有一个民族性的米酒品牌,一方面是它没有规模化生产,相较白酒和啤酒巨大的利润空间,米酒复杂的酿造工艺导致它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因而没有规模大的酒厂愿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