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果香清冽,口感柔润,生长于海拔米生态种植区的苹果被酿造为香槟色的苹果酒,在高挑的玻璃瓶中泛着光泽;瓶身上,水墨风的“C9”既代表着苹果酒(Cider),又寄寓着复旦和永平情长意久的美好期盼。
这款苹果酒来自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工业菌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吕红团队与云南省永平县阿庆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一说扶贫的产品,人们容易把它们跟落后联系在一起。而我们希望依靠科学技术,建设现代的生产线,产出国际时尚的产品,带动当地水果种植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吕红这样定位目标。“以基地建设为根本、以品牌质量为核心、以市场营销为关键点、以带动群众为责任”则是阿庆嫂公司董事长马乐君的远景。
自年至今,复旦与永平牵手八年。去年4月,永平成功脱贫摘帽。但脱贫不脱钩,复旦帮扶不松劲,吕红团队全程帮扶,让复旦技术与永平水果碰撞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5月27日,复旦大学周年校庆日,第一批产品走下生产示范线。
地处云南省大理州西部山区的永平县,气候宜人,蔬果丰富,阿庆嫂公司主营以蔬菜为原料天然发酵制成酱菜。年10月27日,马乐君清楚记得这天,经复旦在永平的挂职干部牵线,公司请来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为提升酱菜品质出谋划策。
“同样是发酵,以水果为原料的发酵产品拥有更高的附加值。何不转换思路,做做当地丰富水果资源的文章,研制一种时尚饮品呢?”两次实地考察过后,吕红就带领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动手实验。同时,她还自己购买了市面上多种相似的产品,亲自品尝比对。在对20多种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后,团队综合考量了口味等多方面因素,最终利用复旦大学的专利菌株研发出了苹果原浆发酵酒技术,实现了苹果的“华丽变身”。
谈及科技扶贫,吕红反复强调一个关键词“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科技扶贫帮扶的是企业,企业发展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力。”吕红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上游带动当地水果种植产业的发展和水果种植户收入的增加,为产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原料;企业发展,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下游建立新型经营战略开拓市场;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销量上升,又会形成更大的原料需求、产品需求。“这就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链条式的良性循环。”吕红说:“希望这条产业链在当地发展成熟,带动当地民众脱贫不返贫,生活奔小康。”
产品的发展很快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永平县积极协调项目贷款,为公司畅通筹资渠道;复旦大学挂职永平县副县长徐宏波为引入复旦的学科和人才资源牵线搭桥;吕红团队则得到了年上海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及产业化推广项目的支持。
“人的一生好比发酵的过程,内因和外因都重要。咱们水果好,遇不上好的酵母,就做不出那种特别的味道;如果自己没有做好准备,遇到再好的酵母,也没用。”在一次和吕红的交谈中,马乐君这样比喻人生,而这也是他从永平水果与复旦科技相遇的故事中品尝到的独特滋味。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中通讯员李沁园肖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