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茅箭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经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陈宣霖、高宇)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89%,拥有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区立足南部山区生态资源和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依托“以旅促农、旅游扶贫”的脱贫攻坚思路,因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实现了群众增收致富。

游客前来采摘。通讯员供图

蓝莓结出“富民果”。初夏时节,营子村20余亩蓝莓挂满浆果,在雨后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发。再过20多天,这些蓝莓果将成熟开园,迎来游客前来采摘。

“根据以往的行情和疫情后乡村采摘游深受青睐的判断,今年蓝莓可收鲜果斤,计划采摘价定在每斤80-元,超市每斤订单价不低于50元,收入有望达到元。”村民顾教虎说。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为保证果实的品质,该村坚持人工翻地、人工除草、施有机肥、物理除虫。

从年起,营子村开始举办蓝莓采摘体验、农特产品展销等活动,游客不仅能在蓝莓基地内体验采摘蓝莓的乐趣,还能品味农家美食和田园果蔬。“采摘活动期间,周末自家农家乐能接待十几桌客人,每桌平均消费元到元,一年下来纯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村民何琴告诉记者。

采摘基地。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该区因村制宜,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发展蓝莓、猕猴桃、茶叶等产业基地亩,大力培育采摘经济,带动户平增收近元/年。

黄酒酿出“甜生活”。每年重阳节前后,营子村家家户户有酿黄酒的习俗,酿出的黄酒除了自饮,大多卖给了进村旅游的人。一斤糯米平均酿造两斤黄酒,除去原材料费用和人工成本还能净赚10多块。顾教虎瞄准这一机会,建起了黄酒产业扶贫作坊,“作坊建成后交由村上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黄酒的销售收入又通过合作社分红分给入社的村民,一举两得。”顾教虎笑着说。

乡村旅游。通讯员供图

一年一度的“花样茅箭”赛酒会上,营子村村民将自酿的黄酒、猕猴桃果酒、白酒等带到现场,邀请游客品尝,觉得味道不错的,游客会在村民的酒罐上点个“赞”,分别评出前三名并颁发奖品,同时现场还有蜂蜜、香菇、腊肉、自制辣椒酱、土鸡、黑猪等土特产供游客选购。赛酒会的举办激发了村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也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据统计,该区每年通过合作社组织群众酿造、销售黄酒20多万斤,其中户平近斤,黄酒已成为群众家庭增收的重要产业。

中蜂养出“好日子”。日前,茅箭南部山区小川村村民忙碌着将蜂蜜装罐打包,斤包装好的消费扶贫蜂蜜堆满了整个服务大厅。合作社王科介绍说“这批蜂蜜是去年村上没卖完的,赶上这次消费扶贫,全部由村上的定点包联单位买了去。”

小川村位于赛武当保护区核心区域,山林资源得天独厚,每年春、夏、秋季节山花漫山,香气馥郁。年初,合作社依托资源优势,探索养殖箱中华小蜜蜂,经过两年的精心管护,年产蜜2斤,实现蜂蜜销售收入15万余元。王科说:“中蜂人工养殖难度大、产量低,但营养价值远高于意蜂,平均每斤蜜能卖到80到元不等,这蜜蜂养好了,老百姓的日子就过好了”。

中蜂养殖。通讯员供图

无独有偶,小川村的探索经验在茅箭南部山区其他乡村开了花。据悉,近年来茅箭南部山区先后发展中蜂养殖10多箱,实现销售收入余万元,带动0名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年该区荣获“中国多花蜜(中蜂)之乡”称号。

旅游勾出“好钱景”。十堰五月天,东沟看杜鹃。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茅箭城郊东沟景区因满山杜鹃花开和野生猕猴,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爆发式增长人流,赏杜鹃、戏猕猴、呼吸山野空气、吃农家饭,游人释放着疫情下难得的亲近大自然的心情。

乡村旅游。通讯员供图

东沟村支部书记张旭说,“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外出游览的需求被压抑,乡村游出游路程短、人均消费较低、说走就走的特性更加符合疫情后游客的需求。”

东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停车场售卖亭经营户崔峰告诉记者:“节日期间,教育基地游客络绎不绝,多是全家老小一起出游的市民,停车场常常围的转不过来,一天下来,光是卖些零副食、饮料、特色农产品就能挣个六、七百块钱”。

风景宜人。通讯员供图

茅箭南部山区自然资源秀丽,处处风景宜人。该区坚持“以旅促农,旅游扶贫”战略,以建设十堰城市后花园为目标,实施“六边三化三美”(对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城边、村边,实行洁化、绿化、美化,达到房美、村美、城美),打造“花样茅箭,如是生活”生态风景线,年发展“农家乐”多户、民宿50余家,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促进群众户平增收0多元,为群众脱贫致富插上了翅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