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好像不喝酒就不能办事一样。所以从古至今,喝酒在我国饭桌文化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考古发掘,在三四千年前青铜器中发现盛有酒。通过对我国原始文化遗址的发掘,在早期的仰韶文化和随后的龙山文化、良沽文化时期,都发现了盛酒用的陶器。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发展,现如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在世界上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
在影视剧里及各种演义小说中,经常会出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情景,那一个个人头一般大的酒坛,里面装着满满的酒水,然后那些豪迈人物们喝着这些酒时就如同喝水一般,丝毫不见醉意出现。
在看到这种情节时,很多人都会先入为主地以为他们喝的酒跟现如今人们所喝的白酒一样,是酒精度数很高的酒水,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古代,不论是舞刀弄枪的侠客或英雄好汉,如张飞,武松,萧峰,李寻欢等人,还是诸如屈原,李白,苏轼,柳永之类舞文弄墨的文人,他们一个个喝起酒来都是海量,豪气干云,最低都是以多少斤或多少坛起步。
光听到这些数量,吓都吓倒了。实质上,古人喝的酒,根本无法与现在的白酒相提并论。即使拿现在38——50度的中度白酒放在李白或武松面前,他们肯定也喝不下那么大的量,说不定已经喝得见阎王去了。
说到古人喝酒,最著名的怕是武松了,三碗不过岗,武松喝了十八碗。不仅上山了,还打死了一只老虎,一战成名,至今都流传着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什么能喝如此之多呢?首先有两个方面跟我们现在有区别。
古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不一样。
我们知道,古代16两为一斤。而现在10两为一斤,这个计量单位上古代比现在同样是一两,但实际比现在要少了。再者,古代常常说某某男子乃为八尺大汉。按照我们现在的一尺为33公分,那么八尺足身高有2.6米之多。古代的人可能要比现在高一点,但也不会这么夸张。
根据古代的计量单位,时期不同,长短也不一样,到了明清一尺约为31厘米这样。之前到时在21--25厘米之间。所以不能拿古代的一尺和我们现在的做衡量。同样,作为其他用具也是一样的,同样的说法,可能要比现在的小一些。
古人们大碗所喝的酒跟我们现如今的高度数白酒不同,排除少数古代真实存在的酒神之外,大多数古代人海饮一般喝下的酒其实是度数很低的酿造酒。
那么古代的酒到底是多少度,为什么古人喝好几坛都不会醉呢?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酒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夏朝之前(多年前),通过考古证实,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年)发现有陶器和农作物的存遗,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在三星堆遗址(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出土了大量陶器和青铜器,器型有杯、壶、觚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出土的陪葬品中出土了成套的酒器白瓷器。现代对于酒的起源看法应该是人类不是发明了酒,而是发现了酒。酒的主要成分就酒精(学名乙醇),许多物质可以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酒精,远古时代以外的获得了果酒和乳酒。
蒸馏酒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是通过加热蒸馏,将酒精挥发的蒸汽收集冷却,这样酒精浓度就会增加。对于蒸馏技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曾在安徽出土类似青铜蒸馏器的青铜鼎。不过唐代之前仍然流行一种被称为“澧”的酒,这种酒以粮食、水果、乳类发酵酿造,一般酒精度数在1度左右,存放年限久的也不会超过5度。
到了宋代以后,由于蒸馏技术的引进,酿酒工艺得到提升,酒的酒精度数得到提高,但一般也就在8度左右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其实接近于现在酒的高度酒,基本是元代时候出现的,那时候游牧民族引进了蒸馏技术以及蒸馏器具,将酒醪高温蒸,然后会蒸出比较高纯度的酒气,然后气态液化后,收集起来,就是液态的酒了,度数就相对高一些了,大概有个30-50度左右,可能有的会做到60度。
宋朝时期之后白酒的蒸馏酿造技术从北方游牧民族传到了中原,从那之后中国的酒精度数才慢慢提高了,为什么北方就有这种技术呢,主要也是因为北方那边的,气候寒冷,他们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所以,他们才发展出的蒸馏酿酒的技术。
到了元朝的时候,随着酿酒工艺的不断改进,酿造出来酒的酒精度数基本上接近我们现在喝的酒的酒精度数了,从现在也可以看出,喝酒喝多了搞不好是会猝死的,所以从元朝开始想大碗喝酒,一喝好几坛的现象也就没有了。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哈哈,酒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千万要适量,尤其是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谢谢这么可爱的你,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小编!喜欢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