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在贵阳成立,公司注册地址在云岩区东山巷内。
此后不久,集团公司作为控股方、主发起人,与发起人共同设立茅台酒股份公司。年,这家注册地位于遵义仁怀的股份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名称“贵州茅台”。
如今总部虽远在赤水河畔,但在贵阳的那条老巷内,
“茅台集团”的注册地址,延续至今。
东山巷外的宝山北路(原外环东路)
多年前的一场时空交汇后,贵阳贵安与“贵州酱酒”,也终于迎来标志性的产业交集,
年5月底,贵州酱酒集团官宣亮相。
这家注册地在贵阳的省会“酱酒新军”入局,不仅是当地国资在酱酒产业布局中的新突破,而且成为今朝黔中产业竞逐的特殊写照。
依托新打造的产业平台,在贵阳贵安加快酿造而出酱酒时,是一轮在仁怀茅台镇的系列运作,
而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就是这公开的“秘密”。
01
名头不小的企业,低调成立至今,满打满算也就1年多。
年12月底,贵州酱酒集团落户南明区永乐乡。如今这家注册资本为50亿元的“酱酒新军”在股权调整过后成为省会的国有企业。
当地市级国资平台成为控股方,另一家的最终持股方则是贵州金控。这个股权结构与“茅台集团”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控股的国资平台,由省级变为了市级。
各路资本逐鹿的酱酒产业,要争取的关键就是,核心产区的产能与资源份额。这也是从零起步的酱酒企业都要面对的难题。
贵阳贵安本地酿造优质酱酒的环境基础并不优渥,而在原产地制造生产,也是遵循产业生态的基本规律。
以省会新造的酱酒入市为时间表,初创企业先要完成的,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
年初,“酱酒新军”下属生产公司成立后3个月,就通过股权合作的方式,在仁怀茅台镇成立酒业公司。
同年7月,这家合资酒企在当地尧村村竞得约3.9万方的工业用地。这在同期出让地块中面积位居第二。尽管是借力落子,但也称得上是,
省会国资,在仁怀酱酒产区,迈出的重要一步。
年初,当地平台公司在融资推介中,公布了“酱酒新军”相关的发展步骤。
计划中,其将对潜在标的酒企进行股权收购,以及后续生产建设投资,同时对拟合作的酒企进行采购。
收并购的合作方,无非就是处于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内,有着丰厚基酒储备的酒企。
在这里有与茅台系列酒相当的地理、气候和微生物环境等,而且这类酒企通常在定制化生产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基础与实力。
这也符合“酱酒新军”初创期的发展路径。
年的相关组建方案显示,其将在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内,构建酱酒产业链和生态链,提升核心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
未来5年的主要计划,也是在茅台镇并购成熟酒厂,同具有实力的酒厂合作共建生产基地。
与市场的竞争,也是与时间的赛跑。就通常对年份酒的认知而言,优质基酒成品期在5年左右。
任何新品牌抢抓入市期,通过收并购实现基础产能,是为数不多的可选项。
而长期发展则要构建产业基础,实现自主技术研发以及基酒储备的自给自足。
省会新造酱酒入市,先决条件按部就班地即可满足,但在产业链条完善、产能扎实落地,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公开信息显示,“酱酒新军”的实缴资本以分期分批注入的方式,截至年底已达到约9.4亿元。
目前来看,其正进一步在开展土地购置,并陆续有粮食采购的招投标推进。在有关资本金和产业基金的支持下,基酒生产基地的正在推进……
久等多年后,省会“酱酒新军”,匆匆而至。
02
“贵州酱酒”新品牌的打造,吸引各路资本的抢滩。
年3月底,一家省级平台资本在投资4个多月后,退出了一家酒企。
这家公司在年中旬成立以来,相关酒品牌在市场中密集出现。而其也在尝试继续获取具有地域标识的酒类商标。
此前,这家公司的一关联方曾在第33类商标中,取得该名称下包括果酒、烧酒、葡萄酒等细分项在内的商标权。
但最关键的争夺,还是留在了,白酒。
白酒产品格外倚重的是商标和品牌。如今再看各路资本在贵州的酱酒取名,贵、台、黔、国、仁、义、怀、烧坊、……翻来覆去的组合已是用了个遍。
在一些人看来,有个好名字,加个好包装,拿起来放在桌上,就上了档次、有了面子。如果都在一个产区,一般人喝起来,口感可能差不太多。反正喝的,主要是个氛围。
就一些本土化的产品而言,对名称的感受更是因人而异。就像当年也没觉着光从名字上来说,“干妈”就有机会在将来封“女神”。
目前,“省会酱酒”新军的品牌产品,也是贵阳贵安酱酒产业的新作已经出炉。从商标系统查询中,其主要品牌名称为,
贵酱令。
结合公开信息及其官方网站的资料,该品牌衍生出“根”和“令”两个系列产品。
其中,青酱根、酱根、老酱根产品,按照预计的市场价从高到低,覆盖中高端消费区间。“令”系列的产品定位主要面向中低端的市场需求。
就传统酒类营销打法而言,无外乎品牌历史捎带情怀;还有各类宴请消费;要不就是新消费的场景营销等。但是,从这款酒的醇厚而言,这比较过后再细品,
有“贵”、有“酱”、还有“令”,是否就立马多了神韵?
贵州排位靠前的酱酒品牌,如今一般人不太能数全。而且别光听名字耳熟,除了当地国资控股的以外,不少白酒品牌背后,资本早已是明争暗斗。
在规划目标中,省会“酱酒新军”目前的规划中,预计到年营业收入在贵州酱香型白酒品牌中突破至前五位置,成为国内主流酱酒品牌之一。
新的小目标,这酒挺壮胆。
新品牌快速打开市场局面,关键在搭建营销体系,完善全国市场的销售网络,把这酒给卖出去。
年中旬,“酱酒新军”就在南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成立了销司。近期招投标信息显示,其正在加快酒盖、酒盒、包装材料等采购。
初入酒局,在消费者和市场中叫响名号,更是要围绕培育市场,加快研习传统营销体系的必修课。
综合市场消息,近日其完成了品牌首秀。围绕首次发布推介为主线,在机场、高铁等站点密集进行点位采购。
不算宽裕的账本里,在首次入市的品宣花费上,还算是下了点本钱。
可不得和父老乡亲们,体面地相识。
起步阶段中,“酱酒新军”在名称上的偶像包袱,似乎也大可不必。毕竟今天当家的酒企,哪个不是大浪淘沙,一步步熬出头的。
仅用4到5年时间,就走完成熟品牌的发展历程,在传统产业中用传统路径,几乎是不可能稳固实现的,更何况面对如今趋势复杂的市场局面。
综合前期的市场信息,在主业没有夯实前,如今的行市里可别随波跑偏了。
酒是越醇厚越好,名是厚积薄发。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品牌价值链条,
才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实现多赢。
03
或许正像是酿造过程一般,各路资本在产业版图的落子,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新机会。
这一轮仁怀白酒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新的国资进入酱酒生产和销售,也在尝试大踏步地打通生产与销售的链条。
伴随而来的,将是茅台镇核心产区资源的优化整合。
有思路,才能找出路。“酱酒新军”也谋划以白酒产业为核心,通过产能优化、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等,力争成为全国性白酒龙头企业、酱酒标杆企业。
从长期的平台化构建而言,将以设立酱酒股权投资基金为纽带,吸收社会资本,助力生产及销售子公司迅速做大。
更大的目标也有设立酱酒股权投资基金,打造基酒交易平台,实施订单式基酒交易模式……
相较之下,在各家新酒企还在学走路的时候,酱酒领军企业已是发力数字化营销。
风风火火的“i茅台”上线,茅台的新营销直接从最强王者局开打。
产销数字化袭来,不仅冲击传统营销体系,而且在模式的重构中,创构新消费场景高阶领跑。平台聚合蜂拥而至的流量入口前,
看得见的是,当下出圈;看不见的是,未来裂变。
这一般酒,是学不来的。但是作为传统产业,发端却为一致。回顾上市初期,“贵州茅台”回应投资者关切时,就直白地表示,
不可忽视的市场风险来自两点,基酒供应和商标授权。
前者是自家酒厂顺理成章,后者则在市场千锤百炼。
新成立的品牌为了破解这两大痛点,依旧需要通过多方合作、良性竞争,在技术引进、产能筑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
话语权的多少,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都需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产地在他乡,营销在本地。“酱酒新军”的市场实操,也似多年前那一段路径的反转。
目前,其官宣已在省会贵阳建成年灌装1万吨的生产线。下一步,如何推进品牌与销售体系建设,如何打通灌装生产与市场流通等链条……最终的账本里,似乎能够做大营收,
各居一方的指标,各家也都有数。
但从长期而言,在稳步地度过初创时期过后,在品质与营销并举中,期待在新的10年里,新生酒企能有长足的发展。
云岩区东山巷
新的形势下,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
而在国际酒类博览会的舞台上,也需要更多的共通共融。
以酒为媒,举杯问道。
新一阶段的“双城记”中,经济圈和城市群在加速融合。资本逐鹿的酱酒核心产区,也迫切需要能有本土化集团军的加入。随之而来的看似竞争,
实则也是在竞合中,共同面对的时代解局。
这酒如果真能化万物,自然是多几个池子好。在全局资源整合层面中,也为打开新的格局,留下更多的操盘空间。
资料图年初,经历过“国酒”名称的更迭后,茅台在观山湖区开发的综合体项目,饶有气势的建设。
20多年前,云岩区的老巷中,那家初创企业彼时也难以料想到,在不远的将来会有地标式的建筑,坐落于省会。
酱酒在贵州,也更有总部范。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产业如何竞逐。不应忘却的终究是,数代匠人匠心里嘱托的恒久之意,守好酱酒根脉、赓续文化传承。
这杯新酱酒,当先干为敬。
by黔少风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