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饮酒的历史悠久。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到商周,酿酒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国家已有专门职掌酒业的官员。汉代已出现了多种制酒用的酒曲。
在我国,酒的种类也很多。有人统计,历代诗歌、小说、县志、传奇、传记、正史等文献里提到过的酒的名字就有三百余种,其中多数今天只知其名,如何酿制已不得而知。少数酒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近四五十年,酿酒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啤酒的产量迅速提高,一跃成为第一大酒。白酒位居第二,第三是黄酒,然后才是葡萄酒、果酒、药酒等。
传统黄酒酿造工艺: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酒之一。它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利用酒药、麦曲或米曲中含有的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酿制而成的发精酒、黄酒的酸造工艺如下:
1、原料选择
黄酒酸制的主要原料是黏性比较大的的糯米、大米、泰米和大黄米,制黄酒的原料应该米粒洁白丰满、大小整齐、夹杂物少。
2、米的精白
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会给黄酒带来异味,降低成品酒的质量,因此要通过精白(碳米加工)把它除去。
3、浸米
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在酿制黄酒的过程中,浸米的酸菜水是发酵生产中的重要配料之一。操作中,浸米的时间可长达16-20天。米中约有6%的水溶性物质被溶于水中,由于米和水中微生物的作用,这些水溶性物质被转变或分解为乳酸、肌醇或磷酸等。
4、蒸饭
蒸饭的目的是使淀粉糊化。要求蒸过的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