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盘点
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4月9日在南宁召开
项科技成果获颁广西科学技术奖
请随小编一起来盘点
获得年度特别贡献奖
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都有哪些优秀的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特别贡献类特等奖
(2项)
特殊贡献类特等奖
地中海贫血的干预: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陈萍、龙桂芳、赵劲民、林伟雄、李敏清、陈文强、李卫、李树全、何云燕、罗建明、赖柯彤、肖璇、丘玉铃、杨德寨、庞丽红、苏承武、石凌、杨冬梅、韦世录、朱恒莹
获奖项目简介: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地中海、东南亚和中国南方地区等地。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或死亡,或出生后终生依赖输血等治疗。地中海贫血严重危害健康,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该项目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历时43年,获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技术并推广应用,开创和推动地中海贫血防治工作,实施大规模人群干预,避免重型胎儿出生,降低了出生缺陷,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影响深远。项目研究获得Science杂志专题报道。最重要的是,项目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详实的强大决策依据,促进了政府高度重视,将地中海贫血防治纳入政府工程。年起自治区政府全面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南方十省市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全覆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地中海贫血防控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计划,实行专项推进,使出生缺陷大幅度降低,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研究促进了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先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等,推动人才培养和相关研究深入开展。
项目完成单位联合16个国家和地区成立“AsiaNetworkforThalassemiaControl”,设立
“AsiaThalassemiaTrainingCenter”,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国家影响力。
特殊贡献类特等奖
王双飞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
获奖项目简介:王双飞,广西大学教授,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西院士后备培养人选、十九大代表。长期致力于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计划等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重大项目11项;发表SCI论文69篇,其中ESI高被引2篇;出版专著7部;获授权专利75项,其中国外专利6项;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7项。
发明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漂白过程可吸附有机卤化物超低排放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继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纸浆ClO2制备漂白体系化技术的国家。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出口海外,在中外21家大型企业使用。有力推动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进程,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该项目获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创新研发轻工行业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彻底结束了荷兰帕克依靠技术垄断牟取高额利润的时代,技术在中外家大型企业应用。保障了轻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项目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着力打造了广西大学基础研究团队和博世科成果产业化团队、搭建了“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等高端科研平台,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并入选“广西一流学科”。显著提升了学科在国内影响力和广西科研整体水平。同时利用业化成果,培育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项)
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核酸及纳米材料辅助化学发光和荧光偏振信号放大分析新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黄勇、赵书林、梁宏、胡坤、张亮亮、石明
获奖项目简介:该项目围绕疾病早期诊断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如何实现复杂生物样品中痕量生物活性分子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分析,开展核酸及纳米材料辅助信号放大分析新技术研究,取得了下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1、发现了碳纳米管可作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CRET)的受体,发展了基于CRET的化学发光信号放大生物传感新技术,解决了传统均相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灵敏度低的问题,为构建高灵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
2、提出了纳米材料协同增强荧光偏振新原理,发展了荧光偏振信号放大新策略,突破了传统荧光偏振技术难以用于生物大分子检测的局限性,为复杂样品中痕量生物分子的高灵敏荧光偏振分析提供了新方法。
3、建立了基于DNAzyme和切割内切酶介导双重信号放大的免标记蛋白质比色及荧光传感新方法,为痕量疾病标志物的可视化检测提供了新技术。
该项目在Anal.Chem.,Chem.Commun.,Biosens.Bioelectron.等代表国际化学高水平研究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7篇。其中,8篇代表作均为SCI一区论文,篇均影响因子6.,被他人正面引用和评述余次,单篇最高他引次。特别是部分论文被该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在化学类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Rev.和Chem.Soc.Rev.上多次正面引用,并给予高度评价。本项目提出的新技术主要应用于核酸、蛋白质、蛋白水解酶、DNA甲基转移酶等疾病标志物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分析以及酶抑制剂筛选,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药物筛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岩溶塌陷“地下水条件”地表生态环境要素的遥感反演理论与方法
主要完成单位: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周国清、李召良、黄景金、周祥、张荣庭
获奖项目简介: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是公认的国际科技难题,其中地下水是岩溶塌陷产生的最主要致塌力。因此,项目聚焦“岩溶塌陷‘地下水条件’与地表生态环境要素的关联关系”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8年的研究,突破了岩溶塌陷“地下水条件”地表生态环境要素遥感反演的一系列瓶颈,为岩溶塌陷的多源遥感监测和预警预报开辟了新的思路,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主要发现点包括:
1.首次提出了岩溶区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遥感反演的“通用劈窗”理论和模型,揭示了岩溶塌陷发育过程“上亏下盈、下亏上无”规律和特性。
2.首次提出了塌陷区地表三维微小形变场变化与水-岩-土相互作用的最大方差展开“协同并置法”,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协同并置”耦合关系,解决了岩溶塌陷演化过程中空间位置监测和评价的指标量化难题。
3.创建了岩溶塌陷区前兆信息异常遥感捕捉的“空间分布概率模型”,揭示了岩溶塌陷发育、发生的“前兆信息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开辟了岩溶塌陷群空间位置多源遥感信息监测的新思路。
8篇代表作均发表在SCI权威期刊,他引次,平均每篇论文SCI他引近70次,3篇代表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Top1%),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1项)
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最优运行与校正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韦化、李滨、阳育德、李佩杰、祝云、陈碧云、李凌、邓秋荃、吴敏、黎敏
获奖项目简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该项目组历经十年,与广西电网公司联合攻关,聚焦跨区域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复杂、控制难度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难以实现等重大技术难题;应用现代内点最优化理论,解决了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下,运行方式和设备状态统一优化和实时调控及最优校正等一系列难题,实现了具有强随机性电源和负荷的跨区域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完全可调可控和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技术发明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
1)基于现代内点互补最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无功电压分析与优化技术;
2)基于次梯度采样序列规划方法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分析及最优校正技术;
3)基于递推降阶解耦法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及最优校正技术;
4)基于现代内点优化理论的理论线损极限实时计算和降损辅助分析及决策技术。
研究成果集成应用于广西电网的生产实际,解决了诸多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运行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水平,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广西电网公司财务部确认,近三年累计新增效益合计:69.59亿元,其中新增产值:57.51亿元,新增利润:8.05亿元,新增税收:4.03亿元。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实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科技进步。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5项,软件著作权31项,SCI和EI论文68篇。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6项)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柳州市自动化科学研究所、河池市宜州区科技情报研究所、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鹿寨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员:朱方容、马艺华、刘文烽、韦伟、林强、毛洪斌、闭立辉、卢受坤、朱光书、林海涛、梁湘、韦年光、潘家宽、廖景位、罗承孝
获奖项目简介:桑蚕茧丝绸产业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重点打造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提高广西蚕桑生产技术、茧丝加工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具备丝绸深加工开发能力,“桑蚕茧丝绸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被列为广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重大专项,涵盖4个项目32个课题。
项目育成桑、蚕新品种(新品系),其中桂桑5号为世界首创耐旱性桑树杂交组合,解决我国“东桑西移”蚕桑品种配套问题。集成轻简化省力化技术,解决农村桑蚕生产劳力紧张问题。研发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在最大省区有效控制蚕桑病虫害。创新形成鲜茧缫丝配套技术,全国领先,建立鲜茧贮藏、蚕蛹保鲜、蚕丝保质等鲜茧缫丝技术体系,参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广西缫丝企业鲜茧缫丝普及率%,鲜茧缫丝约占广西总茧量60%。通过开展桑枝、蚕沙、冻鲜蚕蛹、缫丝副产品等大宗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实现桑蚕茧丝绸资源高值化和产业化。
项目建设宜州区等6个科技示范县,示范基地37个,累计开展各种示范35.16万亩,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累计新增销售额85亿元、累计利润16亿元、新增税收0.58亿元、节支减耗0.19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地方发展,解决效率和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产业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龙眼采后保鲜、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北流市大同果业有限公司、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广西运亨酒业有限公司、上海复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孙健、李丽、蒋跃明、何雪梅、辛明、刘国明、郑凤锦、杨宝、游向荣、盛金凤、李昌宝、李志春、李杰民、唐雅园、零东宁
获奖项目简介:
我国龙眼资源丰富,但采后保鲜和加工技术落后,制约了产业持续发展。本成果系统开展龙眼采后保鲜、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主要创新点如下:
1、国际上率先鉴定出龙眼酶促褐变关键物质,克隆细胞膜劣变关键基因(磷脂酶D家族基因),阐明衰老褐变这一严重采后问题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化学、生物、物理保鲜新技术体系,研创出生物保鲜剂、纳米保鲜袋新产品3个并广泛应用,生物保鲜剂结合商品化处理实现龙眼低温保鲜期61天的重大突破。
2、自主研发出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蓄热智能烘干新设备2套,创建微波真空无硫护色结合太阳能-热泵烘干技术,开发出有机认证的龙眼干、桂圆肉产品2个,打破龙眼干制长期依赖熏硫的局面,引领传统果干产业升级。
3、创新集成高压脉冲电场杀菌、低温微氧发酵、固定化快速发酵等高新技术5项,创制出龙眼原汁、发酵饮料、果酒、果醋、糖水罐头、速溶粉新产品6个,突破加工易褐变、风味难保真技术瓶颈。
4、系统评价龙眼全果活性成分,鉴定出主要活性物质多酚、多糖的化学结构,集成超高压、超滤、微胶囊等7项技术研制多糖咀嚼片、生物碱提取物、壳黄素功能新产品3个,为产业链延伸提供科技支撑。
发表论文32篇,SCI收录21篇,主编和参编专著4部;制定地方标准4项;申请专利31件,授权11件;建立龙眼加工示范基地6个。成果在广西、广东等地广泛推广,在17家企业应用,新增产值3.96亿元,新增利润万元,效益显著。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电能变换设备与智能配电网友好交互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海供电局
主要完成人员:周柯、涂春鸣、吴鸣、帅智康、曹洋、郭成、吕志鹏、金庆忍、王秀波、刘路、王斌、高立克、李胜男、楚红波、周卫
获奖项目简介:电能变换设备作为智能配电网的核心装备,与智能配电网在“源-网-荷”各层级中交互不友好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两者间的友好交互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一)主要创新点
1、提出了电能变换设备与智能配电网在“源-网-荷”进行友好交互的技术体系。
2、提出了虚拟同步控制下综合考虑惯量自调整、阻抗重塑及切换限流策略的新能源友好接入技术。
3、提出了以电能变换设备多功能复用、供电隐患主动阻断、交直流配网能量柔性平衡为特征的高可靠供电友好支撑技术。
4、提出了虚拟谐波阻抗的电压控制、变结构控制器的电流控制、最小谐波注入控制等策略的高电能质量友好用电技术。
(二)技术经济指标
获得了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惯量时间常数、功率密度等核心技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国际同类技术。获专利授权29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33篇,编制国/行/团/企标10项。
(三)推广应用情况
分布式虚拟同步机在天津中新生态城打造了世界上首个工程示范,并在安徽、广西等7个省份应用。10kV-AC/0.4kV-AC/0.75kV-DC三端口电力电子变压器、10kV可控模块化固态限流器分别在广西电网、云南电网实现了在电力系统的首次应用。6kV~35kV静止无功发生器在15个省份推广,部分产品远销海外。6kV/10kV高压变频器在23个省份推广。
(四)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了分布式新能源的灵活高效消纳;支撑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广西乃至我国智能电力装备产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绿色高性能复合式路面成套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员:谭华、张红波、熊剑平、张洪刚、谭继宗、张翛、李军、邓祥明、谭洪河、赵蔚、周胜波、张荫成、王浩、谢成、胡松山
获奖项目简介: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复合式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和噪音远胜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较沥青路面则具有寿命长、使用功能优良、成本适中等优点,符合广西社会经济和交通建设发展要求,但目前复合式路面在路用材料、层间结合、设计与施工技术方面仍有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绿色高性能复合式路面成套技术”通过持续攻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荣获了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有以下科技创新:
1、创建了“三步法”橡胶改性沥青工厂化生产技术,橡胶粉掺量提高到25%以上,施工能耗和碳排放量明显降低,主要技术指标显著提升,成本较SBS改性沥青降低了20%。
2、建立了复合式路面层间界面处治技术体系,层间结合能力增大2倍以上,沥青罩面抗滑移、抗车辙能力提高%以上,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3、研发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薄层橡胶沥青罩面建设技术,薄层罩面的厚度和成本较传统复合式路面降低了50%。
访柬期间,张建国拜会了我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听取了广西科技厅所作的中柬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汇报,访问了中柬食品工业联合实验室、金边皇家大学等机构,积极推动中柬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建立了温度-湿度-车辆三场耦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承层湿度场表征模型,为潮湿地区复合式路面设计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该项目是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广西第一个绿色低碳循环项目,获广西新产品新技术认定,建成我国长江以南最大的橡胶沥青产业化基地;项目成果在近公里的公路建设中应用,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63余万元,节支4.8亿元。项目实施解决了复合式路面及橡胶沥青在应用推广上的诸多难题,引领绿色交通技术进步,促进广西经济和产业发展,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显著。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桩基承载力整体提升和高效检测方法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大学、东南大学、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梅国雄、赵艳林、戴国亮、欧孝夺、江杰、徐美娟、龚维明、林忠和、欧阳国云、孙建勋、蒙胜益、李梅、王智、王建军、李结全
获奖项目简介:桩基是建(构)筑物向高、大、重方向发展的关键保障,约占工程总造价的1/3。桩基质量或工艺缺陷往往导致重大安全工程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针对灌注桩桩底沉渣软垫效应、预制桩超静孔压消散和桩基承载力检测效率等桩基质量控制与评估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关于桩基承载力整体提升和高效检测方法的研究,主要创新点为:
(1)创新提出了沉渣主动利用复合桩基设计与施工成套方法。针对传统清除灌注桩桩底沉渣工艺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提出变清除为利用的逆向思维,利用部分上部结构荷载进行预压,使沉渣和地基土转变为良好持力层,实现了桩土协调受力。
(2)研发了自适应透水预制管桩。针对密集预制桩施工引起挤土效应明显的难题,通过在预制管桩桩壁布设自适应泄压孔,将桩侧最大超静孔压引到管桩内腔快速消散,巧妙地实现了排水固结和桩基承载完美融合。
(3)创建了桩基承载力高效自平衡检测体系。针对承载力常规检测方法效率低及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桩基自平衡检测方法,研制承载力测试的系列荷载箱装置和智能化数据测试、分析与管理平台,创建桩基承载力高效自平衡检测体系。
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2项;技术标准6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EI论文76篇。成果应用于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合肥南站、海口美兰机场等大型工程中,提升了桩基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创造经济效益超过4.亿元,具有极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炎症与免疫发病机制及红霉素防治策略新突破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医科大学主要完成人员:钟小宁、何志义、张建全、白晶、李梅华、段敏超、邱诗林、梁毅、唐海娟、雷玲、柳广南、刘积锋、孙雪皎、邝良鉴
获奖项目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是全球难题,我国患者高达1亿,但在发病机制和抗炎药物方面有待突破。本项目历时12年,取得以下成果:
一、科研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共获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1、提出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炎症理论,弥补了慢阻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传统理论的不足。2、提出慢阻肺免疫发病机制新学说:发现获得性免疫失衡是其炎症和肺气肿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和治疗靶点。3、建立慢阻肺防治新策略:发现红霉素多靶点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证实红霉素是治疗慢阻肺的有效抗炎药物。
二、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发表SCI论文28篇,代表作荣登呼吸顶级杂志Thorax封面(影响因子9.66)。SCI他引次,单篇最高引用次,论文的评述和引用包括NEJM、Nature、JAMA等。国际学者高度评价红霉素是慢阻肺治疗黑暗中的一线曙光,被列为国际大环内酯类治疗慢阻肺三大开拓性研究之一。
三、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应用:红霉素治疗新方案年被美国、加拿大慢阻肺防治指南采用,随后被全球等10个慢阻肺指南采用,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使慢阻肺急性加重减少3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四、造就优秀人才梯队:培养研究生80名,其中博士18名、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5人,钟小宁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
五、支撑学科建设攀登新高度:我科名列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呼吸学科全国学术影响力第9名,是广西唯一进入前10名的医学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广西首批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
来源:广西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