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坐在高档写字楼里的财经自媒体人,一个和马云、王健林、李开复等商界大佬一起喝咖啡的记者,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放弃高薪只为追寻理想。
▲陶魏斌
年,陶魏斌从媒体辞职,回到老家绍兴。
难得的闲适生活,让他有幸认识了91岁的绍兴“酒头脑”何和尚,也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何和尚
绍兴,有多年的历史。这里有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恋,有鲁迅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还有那摇曳在水中的乌篷船……
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一碗醇香的黄酒。
在绍兴的街头巷末常常可以闻到浓郁的酒香。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浓郁的酒文化,让这里的很多人都善于品酒、酿酒。
绍兴把善于酿酒之人称为“酒头脑”,何老从16岁开始酿酒,至今也有80多年了。
一件事做一辈子,意味着执着、专注和内心的平静,也意味着享受孤独、甘于寂寞。这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听起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然而,直到现在,何老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手艺。每逢冬至,他依然会划船到鉴湖中央取水,然后指挥全家老小酿酒。
对于绍兴民间的古法酿造工艺的坚持,让何老酿出的酒香味馥郁、回味绵长。
其中所经历的工序和耗费的时间,远远超乎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的想象。
传统的杨梅酒,一般都采用白酒作为基底,口感辛辣强烈,但是何老却另辟蹊径,选择了黄酒。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以味甘、色清、气香、力醇等特点著称,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
它起源于中国,且为中国所独有,富含8种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因而被称为“液体蛋糕”。
用它作为果酒的基底,既可以除去杨梅的涩味,又能使果酒散发出特殊的香气。但是,用普通黄酒做基底的杨梅酒,入口有些微的艰涩,不是人人都爱。
为了改良黄酒的口感,何老回忆以前爷爷给他喝过的黄酒,那是从民国时期传下来的传统善酿。
这种酿造方法,跟普通黄酒的酿造区别在于,当第二次发酵时,用酒代替水加入黄酒中,这样的黄酒糖分保留更多,入口也更顺滑。
何老通过不停地调配,让黄酒的味道无限接近他记忆中的那款,试图还原民国时期的老味道。
工业调制的杨梅酒很多都是用添加剂调出来的口感,香精味很重,而何老则是专门拿绍兴上虞产的小杨梅来浸泡,一点儿添加剂都不掺。
两个月,一点点的品尝,一点点接近记忆的味道。时间的魔法,赋予杨梅酒别样的风味。
杨梅的果味和黄酒的酒香达到完美平衡,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彰显,这一点儿也急不得。
要等何老频频点头,嘴角含笑,这才算把酒给酿好了。
酿好的杨梅酒呈现暗红色,澄清透明。抿上一口,既有杨梅的酸甜,又有黄酒的醇香,恰到好处,让人欲罢不能。
把酒微醺齿留香,在品尝过何老酿的酒后,陶魏斌决定做一件好玩又有意义的事情,把何老酿的酒推销出去。
他在每一瓶酒的背面用心写下酒中的故事,写下了时间的秘密,赋予产品厚重的情感。
宫商角徵羽,古老的五音能演绎宇宙天籁,而杨梅、玫瑰、桂花也能与黄酒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杨梅酒,选用上虞杨梅,曾是朝廷贡品;玫瑰酒,选用山东平阴重瓣红玫瑰,芬芳纯粹;还有桂花酒、青梅酒……
四种天然无公害新鲜花果化入酒中,带来一种不可复制的动人体验。
陶魏斌为自己的酒取名为「来得及」。他相信自己任何时候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学习新的知识,开创一份新的事业都不晚。
而这对于年过九旬,还在不断创新、不断精进手艺的何老来说,也是一样。只要有心,万事不晚。
唯愿当歌对酒时,经过耐心的雕琢,产品一经推出就风靡市场,仅三个月就卖出多单,受到设计师朱赢椿、影评人卫西谛等人的盛赞。
要知道,携上美酒佳酿,邀上三五好友,开怀畅饮,酒至微醺,可是现代繁忙都市中的至高享受。
想品尝佳酿,只需扫描下方海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