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盘王节、达努节、耍歌堂、干巴节、牛节和成人礼等。瑶族的传统风俗有服饰方面:瑶族男女都喜欢蓄长发,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饮食方面:以玉米、大米和红薯为主食,以肉类、蔬菜和野味为副食等。
一,瑶族的传统节日
1,盘王节: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还盘王愿”、“跳盘王”,是盘瑶纪念始祖“盘王”的盛大传统节日。
盘王是瑶族的神话人物,相传他曾经带领瑶族人民开拓土地,创造文明,抵御外敌,建立了瑶族的第一个国家——盘夷国。为了表达对盘王的敬仰和感恩,瑶族人民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年统一定为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包括祭祀盘王、跳舞、唱歌、赛龙舟等。
2,达努节:达努节是瑶族最重要的农业节日,也是庆祝新年和丰收的节日。
达努是瑶语“谷子”或“稻子”的意思,达努节就是吃新米的节日。达努节的日期因地而异,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当地谷子成熟时举行。达努节期间,瑶族人民要用新米制作各种食品,如粽子、粑粑、饼等,并用新米酿制米酒,与亲友共享美食和欢乐。达努节还有祭祀祖先、杀牲、赛马、跳竹竿舞等活动。
3,耍歌堂:耍歌堂是瑶族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流行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村寨。
它是瑶族纪念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传播知识和群众性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盛会2。年,耍歌堂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耍歌堂有“小歌堂”和“大歌堂”之分,前者以房姓为单位举行,后者以排为单位举行,二者在规模、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区别3。
4,干巴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瑶族人要祭祀祖先和山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瑶族人要吃干巴饭,也就是用糯米、花生、芝麻、红枣等制成的粽子。
5,牛节: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八,瑶族人要祭祀牛神,感谢牛的辛勤劳动。这一天,瑶族人要给牛洗澡,喂食,披上彩绸,还要给牛唱歌。
6,成人礼:每隔三年或五年,在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内,瑶族人要为15岁以上的青年男女举行成人礼。这是瑶族青年进入社会的标志。成人礼期间,青年男女要穿上新衣服,戴上首饰,参加各种活动,如对歌、比武、赛跑等。
二,瑶族的传统风俗
1,服饰
瑶族的服饰是瑶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反映了瑶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瑶族男女都喜欢蓄长发,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瑶族服饰因地而异,形式多样,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白衣瑶、彝裳瑶和花衣瑶。
白衣瑶: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地,以白色为主色调,男女都穿白色或浅色的上衣和裤子,妇女头戴白色或银色的头饰,身佩银饰。
彝裳瑶: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以黑色为主色调,男女都穿黑色或深色的上衣和裤子,妇女头戴黑色或彩色的头饰,身佩铜饰。
花衣瑶: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等地,以红色为主色调,男女都穿红色或多彩的上衣和裤子,妇女头戴红色或金色的头饰,身佩金饰。
2,饮食
瑶族的饮食以玉米、大米和红薯为主食,以肉类、蔬菜和野味为副食。瑶族人民喜欢吃辣椒、花椒和酸菜等调味品,喜欢酿造米酒和果酒等酒类。瑶族的饮食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习惯。
粽子:是瑶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在端午节或其他重要场合制作食用。瑶族的粽子有多种馅料,如豆沙、花生、枣子、肉类等,用竹叶或芭蕉叶包裹,用草绳扎紧,用水或蒸汽煮熟。
火锅:是瑶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在冬季或其他欢庆场合制作食用。瑶族的火锅有多种汤底,如酸菜汤、辣椒汤、鸡汤等,用铁锅或陶锅加热,放入肉类、蔬菜和豆制品等食材,随吃随涮。
烧肉:是瑶族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在春节或其他重要场合制作食用。瑶族的烧肉有多种做法,如腌制、晾晒、蒸制、油炸等,用肉刀切成薄片或小块,佐以辣椒酱或花椒盐等调料食用。烧肉的味道香辣鲜美,肥而不腻,是瑶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在春节或其他重要场合,瑶族人民会将自己制作的烧肉作为礼物送给亲友或客人,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和祝福。
3,瑶族的其他风俗
瑶族男女都喜欢蓄长发,用头巾或头饰包裹头发,以示尊重和美观。
瑶族的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形式多样,有吊脚楼、平房、竹楼等。瑶族人民喜欢在房屋周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优美的环境。
瑶族婚姻形式主要是嫁女,其次是招郎入赘。瑶族人民重视自由恋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歌谣。
瑶族人民信奉多神教,有许多祭祀活动和节日。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盘王节,是为了纪念瑶族的祖先盘王而举行的。盘王节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举行,持续三天到十天不等。盘王节期间,瑶族人民会进行祭祀、游园、歌舞、赛龙舟等活动,表达对祖先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