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口粮是军人在作战、训练或其他特殊情况下无法获得正常饮食时食用的军用制式食品,具有重量轻、易携带、耐储存、营养均衡、品种多样、即开即食、便于大量生产运输的特点。军用口粮是现代军队保持战斗力的重要保障,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军用口粮产生于近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食品加工储运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各国军队依据各自的饮食习惯和后勤保障能力为部队配置不同特色的军用口粮,比如意大利军队的通心粉、德国军队的黑面包、日本军队的饭团,英国军队的咸牛肉等等,但就军用口粮的品种口味、科技含量和工业化生产水平而言,美军军用口粮无疑领先于世界。从二战以来,美军的战地伙食一直让对手十分羡慕,素不知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美军口粮也曾让大兵们嫌弃不已,吐槽不止。
■年的西线战场上,一位美军第3步兵师的士兵与一位小男孩分享他的C口粮。
独立战争时期
从时间线考察,美军军用口粮的历史与美利坚合众国本身同样悠久。在独立战争爆发后,大陆军于年11月制定了美军历史上最早的口粮标准,每名士兵每天可以得到定量的食物配给,包括肉、面包、豆类和饮料。但受到生产条件和后勤能力的限制,实际供给很难达到标准,部队基本就地取材,供应伙食首先确保吃饱,至于口味则不敢奢求。当时美军最常见的战地菜肴是腌猪肉煮豌豆,普遍食用的口粮是一种用面粉和水搅拌后烤制的硬面包,饮料包括牛奶、啤酒、苹果酒、朗姆酒、白兰地等,还供应一种糖浆(甘蔗榨糖的副产品)用于调味,此外口粮中还包含了实用的蜡烛和肥皂。这份单调菜单的基本内容在此后多年间几乎没有变化,唯一值得一提的改变是在年用咖啡取代了配给中的酒类饮料。
■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士兵的主要口粮:硬面饼。
■在国外的军迷重演活动中,一位装扮成大陆军士兵的老军迷从木桶中拿起一块硬面饼,图中还能看到装有豆类和咸肉的木桶。
■从独立战争到美西战争,美军士兵在战场食用的肉食主要是图中所示的咸肉。
南北战争时期
在南北战争时期,交战双方都制定了“标准陆军口粮”,但内容与独立战争时期变化不大,仍以腌肉和谷物面食为主。最有代表性的主食是军用硬饼干,以小面粉、水和盐为原料,硬如石头、口感奇差,被士兵揶揄为“铁板饼干”或“锉牙器”。肉类中培根(烟熏猪肉)颇受欢迎,但士兵们更多时候只能吃到长期腌制的咸肉,用咸肉和蔬菜、豆类等熬煮的浓汤常常是战场上最好的热食。此外,口粮中还增加了核桃、花生、咖啡豆、土豆以及白糖、盐、胡椒等调味品。该时期罐头食品开始进入美军的战地伙食,虽然没有列入正式口粮,但士兵们经常私下购买罐头,战争期间美国的罐头产量增长了8倍,并于战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军队和大众的储备食品。
■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军士兵在战地用餐,伙食的好坏取决于战地自行收集的食材,而官方配给的口粮绝对说不上好吃。
■联邦军士兵就着咖啡啃食硬饼干的画面。
■今日陈列在博物馆中的美国内战时期军用硬饼干的实物。
■后人根据历史资料复刻的南北战争时期的战地菜肴:培根焗豆,看着非常诱人,但并非随时都能吃到。
一战时期
年4月,美国宣布参加一战,派出远征军赴欧洲作战。战争的需要促使美军后勤部门对战地伙食供应进行改革,形成了真正的军用口粮生产供给体系。一战时期,美军为前线部队制定了三类军用口粮:储备口粮、堑壕口粮和应急口粮,均以罐头食品为主,选择易于保存的肉类、谷物等食物,配以盐、糖、咖啡、香烟、酒等物品,罐头肉包括烤牛肉、咸牛肉、鲑鱼和沙丁鱼等,主食包括硬饼干和黑面包。储备口粮、堑壕口粮封装于金属罐头中,既可以加热食用,也可以直接冷食,便于储存运输,但存在重量较大、携带不便的缺陷。应急口粮中包含了由小麦粉、牛肉粉制成的压缩牛肉饼和巧克力,保证士兵在紧急情况下最低限度的食物需求,因为又硬又难吃,被称为“装甲粮”,可以视为日后单兵战斗口粮的雏形。到年停战前,美国陆军军需部门已经向法国前线运送了超过万份军用口粮,剩余的军用口粮大多用于赈济陷于饥荒的巴黎市民。
■一战时期,一位美军士兵在战地享用饭菜。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力促进了美军军用口粮的发展。
■一战时期作为美军军用口粮的硬面包,第一张图为金属外包装盒,第二张图是纸质内包装。
■一战时期美军的应急口粮,装在一个扁圆形小金属盒内。
二战时期
基于一战经验和发达的食品工业,美国在两次大战之间建立了领先世界的军用口粮研发生产体系。在二战前,美国陆军将军用口粮分为四类:A、B类是利用生鲜食品或罐装半成品加工的热食;C类为罐装熟食,开罐即食;D类为应急食品,以巧克力为主,其中C口粮是二战美军最主要的战斗口粮。战时美军又开发了K口粮作为单兵单日战斗口粮,以压缩饼干和罐装肉为主,重量轻、易携带,可提供3大卡的热量,至于味道只比“挨饿强一点”而已。
■年的欧洲战场上,一位美国大兵在成堆的毫米炮弹上进餐,从食物内容看应该是野战厨房提供的热食。
■年夏季,美军第77步兵师的两位官兵在关岛前线食用K口粮。
二战时最著名的美军军用口粮自然是C口粮,一份标准的C口粮重约2.5公斤,含3个肉罐头、3个谷物罐头和1个附件包,可提供大卡的热量,满足单兵一日三餐所需。肉罐头品种多样,包括各种肉类、鸡蛋、豆类、土豆、米饭、通心粉等,可随意搭配;谷物罐头内装饼干、麦片、奶酪、咖啡、花生、葡萄干、果酱、奶糖等,也可任意组合。附件包内装有盐包、糖包、塑料调羹、口香糖、香烟和厕纸等,3~4份口粮配一只开罐器。C口粮在二战中广泛供应美军及盟国军队,经改良一直服役到20世纪80年代初。
■C口粮在美国军用口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是美式军用口粮的典型代表。
除C口粮外,斯帕姆午餐肉是另一种非常出名的军用食品,它是美国荷美尔公司于年推出的熟食罐头,以碎猪肉和淀粉为主要原料,尽管营养价值不高,口味也不为美国大兵所喜,但因易于生产、烹饪方式多样而大量供应前线,作为肉食的补充。到二战结束前美军采购了超过1.5亿磅斯帕姆午餐肉,足够全军食用五年!这种似乎永远吃不完的食物成了大兵们的噩梦,极为腻烦,差评满满。然而,在英国、苏联、中国等饱受食物匮乏之苦的国家,作为军援物资的斯帕姆午餐肉则被视为珍馐美味,推崇备至。
■二战时期荷美尔公司生产的斯帕姆午餐肉罐头,这种熟食罐头在二战中传遍了世界。
■年冬季的西线战场上,两位美国大兵面无表情地看着配发下来的SPAM罐头。
越战时期
二战后,美军在C口粮基础上,以改善口味和营养为目的开发了新型战斗口粮MCI,被称为“新C口粮”,于年采用,是越战时期美军最主要的野战口粮。一份MCI重约1.2公斤,内含4个罐头,分别装有肉菜、谷物类、甜品和附件,含有0大卡热量。肉菜有12个品种,配合多种谷物、甜品,构成多样化的前线餐谱。
■在C口粮基础上开发的MCI口粮也被称为“新C口粮”。
■在越南战场上,美军士兵们在分享MCI口粮,对于这种战地口粮大兵们并不喜欢。
从C口粮到MCI,传统军用口粮都以罐头食品为主,存在重量大和开启不易的缺陷。为此,美军在越战期间研发了丛林专用轻量化口粮LRP,供执行远程侦察任务的特种部队食用。LRP以脱水食品为主,采用真空软包装,单份仅重克,含有一份主菜、一份甜点和附件,提供热量大卡,无需加热,加水即可食用,轻便快捷,从制作方法到包装都较传统口粮有了根本性的改变。LRP虽然没有取代MCI,但预示着军用口粮发展的新方向。
海湾战争至今
年,美军在LRP基础上研发成功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MRE战斗口粮,堪称今日世界各国现代军用口粮的模板。MRE具有真空包装、即开即食、无火加热三大特点,其保质期比传统罐头延长一倍以上,配有化学加热剂,无需明火也可吃上热饭,开袋即食。每份MRE重约~克,含有主菜、开胃菜、饼干或面包、甜点、干果、速溶饮料、加热器、餐具和附件等,可以提供1大卡以上的热量。MRE的主菜花色多达数十种,测试表明普通人连续三周食用而不会厌腻,采用标准化生产,大幅降低成本,是美军第一种在体积、重量、营养、口感和成本上达到均衡的战斗口粮。
在MRE基础上,美军又开发出更多类型的现代军用口粮,以满足不同军兵种和特殊任务环境的饮食需要。MRE的制作理念也同样影响到其他各国军队的军用口粮设计,被竞相模仿,其中包括中国军队的新型口粮也都采用了类似MRE的形式。
■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MRE口粮至今仍是美军最主要的军用口粮。
■美军第3步兵师的士兵在执行任务间歇享用MRE口粮。
■现代中国军队采用的09式单兵自热食品也借鉴了美军MRE口粮的制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