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分离和培养》
执教教师:张玉
巴蜀中学张玉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为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生物课。张老师利用果酒中的酵母菌创设情景,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热情;随后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组织同学们倒平板、操作平板划线等自主合作活动,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科实践,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实验结束后,张老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及时点评,并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持续反思和深度分析。02单元备课《发酵工程大单元设计》
说课教师:龚南贵
随着新教材的实施,新课标的落地,如何将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向学科育人转化?巴蜀中学的龚南贵老师以《发酵工程大单元设计》为我们展示了优秀的范例。在该单元教学中,龚老师结合教材内容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重庆本土文昌村的文昌米酒乡村振兴项目,为本单元教学确立了切实又宏大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方面与研学相结合,拓展学生见闻,落实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分析教材、分析考题,强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最后采用过程性评价、多样化作业评价、发展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等多元化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03专家点评周素英重庆市教科院高中生物教研员,
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正高级教师
周老师以“整合”为主题词,高度评价了巴蜀中学两位老师的教学活动。周老师指出,二位老师从“目标层次”、“情境及资源”、“问题设计”、“课时活动”和“教学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的资源整合,成就了该单元的教学设计。同时也体现了渝中区生物教研过程中采用集智备课的优势。
在“目标层次整合”方面切实依据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又基于教学提示,学业要求,凝练出了4个目标,既立足书本主干知识,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又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掘史料树立文化自信。
在“情境及资源整合”方面,通过文昌村的真实情景,引领单元学习,贯穿整个单元教学,实现了教学从社会情境中来,又到教学中去的设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多方面整合活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创新能力。
在“问题设计整合”方面,龚南贵老师将其划分为“能力提升”、“思维培养”、“责任担当”三个板块,做到了有层次、有梯度、顺序合理、问题质量高。
在“课时活动整合”方面,张玉老师的课堂通过板书设计和实验操作两个板块的活动,很好的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和素养指向性,板书设计促进了学生对操作规范和实验原理的深度理解,学-做-评的教学流程设计强烈地指向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间相互依赖,彼此信任,与此同时共同生长,相互促进,也让共生课堂的理念落地开花。
在“教学评价方式整合”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协调整合后,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
朱立祥中国教研网主编、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学教学专委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朱老师从“关于单元教学和项目学习的研讨”和“把握单元教学和项目学习内涵,深度教研持续改进教学”两个方面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和分享,两位老师的教学与说课内容具有目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聚焦大概念、过程注重实验实践的特点。朱老师建议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扬探究式学习的理念,通过上位学习促进概念掌握;同时建议老师们持续开展集智备课模式,进一步明确大单元、项目学习中的核心任务,并帮助学生持续探究,反思过程,使成果更加显性化。
最后,渝中区生物教研员刘婕妤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刘老师凝练了3个关键词:“学习”、“集智备课”、“成长”,分享了新课改背景下渝中区生物教研的方法与经验。她总结道: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最好载体和途径。在此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育人方式变革的价值和意义,并倡导让学习深度进行,让教师真正成长!
END供稿
胡佐灿
文编
汪彦伶
美编
杨德芳郑茈月
审校
龚南贵
总编
禹云霜
双新生物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