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诏安县小青梅,致富路上大英雄

青梅树结果。

东南网10月2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黄如飞于莉通讯员侯宁文/图)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诏安县就开始大规模种植青梅。经过几十年发展,这里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加工体系最完善、制品出口创汇最多的青梅主产区县,享有“中国青梅之乡”的美誉。

目前,诏安县青梅产业已形成拥有种植面积13.3万亩、年均产量10.5万吨、加工企业家、年产值60多亿元的产业集群。

文脉悠远

诏安人种植青梅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清《漳州府志》中就有关于诏安青梅特征、梅果种类和制作技术等的记载。自明清开始,诏安民间一直传承着种梅、制梅、吃梅的习惯。《诏安县志》记载,康熙三十年(年),梅已被列为主要水果之一,且已被加工为白梅、乌梅、青梅(蜜梅)。经年累月,当地果农形成了丰富的栽培、选育以及加工的经验。目前,诏安县种植青梅的农民已达20万人。

《本草纲目》就记载了青梅果有益健康的独特功效。而有了优良的山水资源、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赋能,“世界长寿之乡”诏安产出的青梅因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而倍受青睐。

诏安还有着传统的青梅加工工艺。《漳州名产志》记载:“梅子、盐梅和梅见于经传,今其失制,今人只以盐腌,久晒藏罐起霜谓之白梅;以白矾草霜腌之为干谓之乌梅;梅尚未成熟,去其酸或以搅拌而浸之谓之青梅。”年,诏安老字号商户“黄金兴”就研发出梅灵丹、咸金枣等青梅制品,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用青梅、金枣、橄榄为原料,再配以20多种药食同源的中药,经过炭烤煎制、翻晒……整个过程需要3年时间发酵,咸金枣、梅灵丹具有健脾消食、润肺化痰等功效。”诏安四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兴”第四代传承人黄英强说,在清道光年间,他的祖辈因诊病、经商经常来往于大陆与南洋群岛之间,有感于人们饱受旅途辛劳及病痛、晕船晕车之苦,反复试制做成咸金枣、梅灵丹。经多年行销,它们成为当地百姓乃至东南亚地区许多华人华侨家庭必备的物品,驰名中外。

致富“扳手”

52岁的张金平自称“梅痴”,他扎根青梅产业已20余年。最初,他成立了一个作坊式的加工厂,主要制作半成品的干湿梅,卖给日本或台湾客户。

“年,1斤做好的半成品干湿梅平均利润不到5角钱,一箱24斤,才卖40元至50元不等,每箱利润空间最多不到10元钱,而整个腌制过程需要两个月。加工的低利润,令很多企业只能压低青梅的收购价,这就限制了梅农的生产积极性。”张金平说。

很长一段时间,诏安的青梅产业采取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模式,经采摘、腌制,制成半成品后就直接出口,且行业内部组织力度不强,使得青梅鲜果收购定价长期处在被动地位。

果农赚不到钱,企业发展受限,该如何破解?

“我们完善整个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让青梅产品不再依赖出口,而是把产业落到当地,把效益落到当地。通过精准招商,诏安拥有规模以上青梅加工企业21家,全县青梅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诏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仲岚说,当地政府持续牵线搭桥,让梅农、梅企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并扶持农技推广机构进行青梅高优质栽培技术研究。

年—年,诏安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万元专门用于扶持青梅产业的发展;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万元,支持诏安壮大青梅特色产业,创建青梅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项目。

“现在出口日本的都是成品调味梅,像这样一包克的可以卖2.4元,一箱卖多元,每箱的利润是原来的5倍。”张金平说。

年,张金平注册了景扬食品有限公司,创立了自有品牌,研发生产多元化的青梅制品,同时打开了国内市场的销路。年,张金平与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共建了50亩青梅示范基地。通过土壤改良与品种培优,该基地每亩地可增产青梅10%至20%,梅子鲜果的销售价也平均增加了20%。

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许多当地制梅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形成了电商发展的集聚效应。年,诏安农特产品、农村地区加工品等网上销售额为5.1亿元,其中,青梅及其制品的网络销售额最高,达到1亿元。

这两年,张金平锁定互联网销售渠道,与女儿一起创立了“十八甸”“梅朋友”等年轻化的青梅零食品牌,并利用明星直播间带货引流。“主打产品大师梅一天可以卖近1盒,全年销售额达万元。”张金平说,他们品牌下的产品在全网同类产品中销量排名第二。今年,景扬食品有限公司的电商销售额预计将突破万元。

诏安县文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琼山说,他原来在泉州经营箱包电子商务,前些年发现家乡的青梅制品市场潜力很大,毅然回乡创业。

今年,吴琼山的电子商务公司旗下经营的10家网店,单青梅鲜果销售额约万元,同比增长60%。他介绍说:“梅子在延伸产业链上可以有B2B和B2C两种销售渠道。B2B端,我们已经联合本地企业共同开发果酒和梅汁饮料,加工的成品可以为有终端渠道网的大型饮料商定制供货,可以存在产能和配方技术溢价。B2C端,则可以借助电商渠道或者新零售渠道把产品铺进消费群体。”

年,太平镇因青梅产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年,“诏安红星青梅”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年,“诏安红星青梅”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程。一系列的品牌创建,提高了诏安青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今后诏安青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深耕细作

近年来,诏安加快推进青梅农业产业化,着力构建青梅种植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高标准打造青梅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青梅产业强县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

紫梅山庄是诏安打造的青梅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之一,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对青梅果园进行改造升级。

“在示范园内增加种植观赏性樱花和黄花枫铃木,依托良好的富硒资源和独特地貌,这个项目可将青梅种植、深加工与文化旅游完美融合。”紫梅山庄总经理沈秋喜说。

今年,紫梅山庄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正在共同研发一款发酵型青梅酒产品,该项目将填补国内发酵型青梅酒品类的空白。

“采用完全熟透的梅子进行发酵,可以最大程度释放出青梅的营养成分,产品单价会比市面上的浸泡果酒高出20%以上。”沈秋喜很期待这个项目的落地。

在福益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余亩现代化果园里,新铺设的管道会将水与肥自动喷淋到每一株青梅树。

“我们以种植大果肉品种的南高梅为主,引进日本的果园开垦、种植、果树整形、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技术,未来可辐射带动本地1万余户农民改进种植模式。”福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建喜说,这片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将继续配套建设青梅博物馆、青梅制作工艺展示厅,打造集农业科技示范、立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青梅生产示范基地。

据悉,今年,诏安将全面提升青梅产业基础,计划投资1万元打造11个连片面积百亩以上的青梅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并扶持亩青梅果园推广运用土壤改良及果树矮化修剪技术,提高种植业科技投入。

诏安从几十年前依靠青梅粗加工成为原料供应地,到如今拥有全国最完善的青梅加工体系和最大的青梅加工规模,已开发出青梅蜜饯类、青梅盐渍类、青梅凉果类、青梅酒类、青梅饮料类、混制品类、保健食品类等7大系列多个品种的青梅精制品。同时,洼地效应日益彰显,每年从县域外运到诏安加工的青梅鲜果达10万吨左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诏安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梅馅月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晒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