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你酒话连篇的
大罗言酒
全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3分钟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自古帝王都,西安拥有着多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
秦都咸阳,兵马俑,秦陵,阿房宫大部分面积都在今西安市境内,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其中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
公元前年,刘邦取得政权,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汉城)建立西汉王朝。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在西汉时期,作为首都的长安城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刘邦建都长安后,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
公元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之后,唐定都长安,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年),在原外郭城东北龙首原上营建大明宫,后又不断修建城墙、城楼、兴庆宫等建筑。
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年)开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年)基本结束,历时72年,城市面积84.1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
明代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称也源于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也因此造就了我国酒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酒业在当时也很是繁荣,堪称“黄金时代”,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酿造技术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各民族与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引进了许多品种,形成了各种地方特色。高昌有葡萄酒,北方有大曲造酒,南方则奠定了小药曲酒的酿造基础。
《唐国吏补》卷下记有“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河东之乾和葡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酒,法出波斯。”其中长安一地就占四种。
当时长安,酒的酿造、买卖都很发达。诗人们咏及长安美酒,赞不绝口。刘禹锡“劝君多饮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说明长安名酒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酒的买卖十分繁盛。
长安酒业是在全国酒业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唐书》卷53《食货志》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居全国之首。
但从整个唐代长安的酿酒业看,自酿自用的酒类,所占比重并不大。在长安,私家能够酿酒的多半是富商巨贾、豪门贵戚。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农业人口较少,平时维持生计的粮食都要取之于市,没有能力酿酒。
市民遇节日,重大祭祀活动或来客人时,多于市上取酒应酬。戴叔伦有“客来应是酒频赊”的诗句,岑参也因“爱客多酒债”。“取酒虾蟆陵下,家家守岁传卮”,说明城市中酒业发达,随处可买到酒。
唐代长安有几个酒类生产中心,以出产美酒闻名全国。西市是长安城中一个著名酒类生产地,唐代十三种名酒之一的“西市腔”即产于此。长安作为唐代国都,各地名酒荟萃,酒文化丰富,不少内容流传至今。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精彩内容---
火锅小酒酒搭配指南
醉倒在酒坛边的“怒江”
六安独特的“小吊酒”
走嘛,到永州克喝酒
广西百色:黑衣壮
怒族的“酒”之怒
--END--
自己动手也能酿造出口感清醇
营养丰富的果酒
扫码加群
获取零失败的酿造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