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通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治疗白癜风的大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我们是从达州过来通江耍的,然后听说这边的葡萄品种特别多,很有特色,口味好,然后就专门过来采摘。”9月14日,在四川通江县杨柏镇贾村观村的葡萄产业园里,游客陈军正带家人一起,现场采摘品尝葡萄,体验采摘乐趣。

近年来,通江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道路,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助力群众致富。

贾村观村:葡萄香飘致富路

现场采摘葡萄。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贾村观村葡萄产业园,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树藤,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葡萄,经过称重、装箱、付款后,一箱箱葡萄被装上采购商的货车。

“我们今年的产量大概在20万斤左右,主要就是游客现场采摘和客商批发,年产值差不多万元左右。”葡萄园负责人刘凤祥一边与客商沟通,一边乐呵呵地说。

旁边的装车现场,园区工人刘晓燕正在熟练地采摘葡萄,只见她手举剪子,轻轻摘下葡萄。进行适当修剪后,一串串新鲜的葡萄便采摘完毕,等待打包出售。

“老板来这里有十年,我就干了有十年,活也不是太累。工资一个月有三千多块钱,孩子也带了,家也顾住了,钱也挣了,非常满意。”刘晓燕说。

据了解,刘晓燕务工的葡萄产业园并不是本地企业,而是贾村观村年通过招商引资入驻该村的。如今,葡萄产业园一年就可以解决附近10余户村民的就近务工问题,他们在产业园里帮助葡萄疏果、套袋、采摘、装货等工作,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和增加收入。

“一是因为这里的土壤光照等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葡萄,二是这里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前往巴中市区的必经之路,现在高速公路也通车了,优势更加明显。”葡萄种植园负责人刘凤祥介绍,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比较大,所以选择这里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贾村观村支两委主动作为,通过帮助企业选址、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贴心的服务,让企业安心投资。如今在贾村观村种植、养殖等产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大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这里的产业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现在我们村引进5家企业入驻,4个养殖业、1个种植业,可以带动周边农户30多户,户均增收达1万元,在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我村现在已经有13户养殖大户。”贾村观村党总支部书记李诚说。

仙人嵌村:电商助农兴农

给黄金梨装箱、称重。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批梨子马上发往河南郑州,箱,2万9千多斤。”一大早,在仙人嵌村的黄金梨产业园内,陈刚正忙着和工人一起把刚从果园里新鲜采摘下来的黄金梨装箱、称重,“这个9万多元的订单是通过电商销售的,郑州一家企业给员工发放的福利。”

陈刚是这个黄金梨产业园的业主之一,现种有黄金梨近亩,每年黄金梨的产量在二十多万斤,往年黄金梨成熟的时候,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不仅要忙采摘,还要忙着跑市场、找销路。

“以前梨子大量上市的时候,确实销售上的压力比较大,二十多万斤梨子要在2个月卖完。自从跟他们电商平台合作以后,今年销售完全莫得问题了,以后也增强了我们种植户对种植这块的信心。”陈刚说。

据了解,近年来通江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网络平台向手机平台拓展,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与农资、农产品深度融合,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杨艳是通江三牛科技有限公司电商项目负责人,在她看来,“农产品电商”的模式,为各种农特产品销售插上了“翅膀”,加速销往全国各地。“目前这个黄金梨园,他们产品销量的60%都是通过我们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随着农村道路与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越来越好,也是我们的发展机遇。”

销售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户体验到了电商平台销售的“甜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载体。

穿梭在梨树间忙着采摘黄金梨的村民李成明告诉记者,产业园建成11年来,他几乎每年都在里面务工,随着电商销售的加入,园区的效益也是越来越好,“除了在家务农以外,我在果园里长期做活路,像杀虫、剪枝、包果等等一切,平均每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

骡子坡村:蓝莓结出“致富果”

走进骡子坡村龙池谷蓝莓产业示范园,附近的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对蓝莓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

村民李碧珍说,自产业园区建立以来,自己就一直在里面务工补贴家用,“我的土地只流转了4亩,一亩元,加上自己务工,而且集体还给我们分钱,一年二三万元是没有问题。”

据了解,龙之谷蓝莓产业示范园是年通江县依托四川省和浙江省供销社签署的《川浙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建立的一个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总占地面积余亩。

“我们通过东西部协作注入万资金,前三年按6%保底分红,后续按6%保底实际收益分红,带动户人,人均增收元以上,同时带动3个村的村级集体收入3.6万元。”通江县供销合作联合社党委委员向刚说。

今年是示范园建成的第三年,为期50天的通江县第五届蓝莓采摘节在该园成功举办,累计吸引客商3万余人前来采摘蓝莓和观光旅游。

“通过举办采摘节,对通江蓝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今年园区共采摘鲜果22万余斤,实现产值余万元。”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能冈介绍,除了采摘新鲜果实外,公司还积极开发蓝莓果干、蓝莓果酒、蓝莓果汁等产品,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龙之谷蓝莓产业示范园。通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蓝莓产业发展,坚持把蓝莓产业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示范项目来抓,年全县蓝莓种植规模将达到1.5万亩,加快促进蓝莓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更好地推动蓝莓这一“富民强村”产业的发展。

通江蓝之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能冈表示,“我们将在年内完成亩蓝莓种植,并邀请浙江省蓝莓公司在通江建第一个精深加工厂和蓝莓花青素提炼厂,逐步构建种植、加工、冷链、物流、电商、营销于一体的蓝莓全产业链,力争把通江建设成为全省第一蓝莓产业大县。”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石。通江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走上了一条通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杜文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