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南

6月10日上午,邛崃南宝山木梯村热闹非凡,神秘粗犷的羊皮鼓舞、欢快热烈的萨朗……载歌载舞间,五彩缤纷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精彩呈现。由邛崃市文旅局、邛崃市南宝山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五届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此隆重举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活动直播、直播推介等,拓展了羌文化的传播空间,让不能到现场的网友们可以通过网络参与非遗体验,一睹活动盛况。

羌族特色展演好戏连台

活动现场,能歌善舞的羌家小伙和姑娘们尽情舞动,尽展风采,最好的羌歌、最美的沙朗、最悦耳的羌笛,令人陶醉不已。南宝山镇直台村书记陈学平、羌年代表性传承人杨永顺作了现场推介。随后,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笛等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非遗项目活态展示。与此同时,在非遗集市里展出了羌绣、羌笛、羊皮鼓等羌族文化产品,以及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的陶器、瓷器、羌绣、杂件等羌文化文物,让线上宾客们欣赏到了众多原生态的羌民族文化。

据悉,此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分为非遗项目产品展示、羌族非遗技艺活态展示、羌族传统表演艺术展演、南宝山特色农产品展示四个部分,以羌族民俗节庆礼仪与歌舞表演、非遗保护成果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展示羌文化的独特魅力。

传承让羌族非遗生生不息

自年起,南宝山羌族集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已分别在南宝山镇木梯村及直台村成功举办了五届。据邛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原汁原味的留住羌民族文化底蕴,邛崃市多次召开南宝山镇羌族移民村羌族文化保护传承专题研究会议,并在集聚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同时,派专人多次到汶川县,对原汶川县人民政府公布的非遗性项目和汶川县文体广新局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件进行收集,掌握了移民村羌族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并按轻重缓急开展抢救保护工作。

目前,南宝山羌族集聚区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口弦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羌年”6个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羌族麻布制作技艺”1个邛崃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邛崃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名,邛崃市南宝山镇小学校被列为第三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

生产性保护为羌文化提供动力

近年来,在邛崃市政府的引导建设下,通过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特色,实现羌文化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一是推动“非遗+旅游”,定期举办羌文化旅游节、高山蓝莓旅游节、羌历新年庆典等活动,发展70余家羌家乐,配套星级酒店、游客中心、星级厕所等,形成了跳沙朗、听羌笛、住羌家、品羌食的旅游模式。二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四川省面积最大的高山蓝莓产业基地,成功培育了高山蓝莓特色品牌,开发了蓝莓果酒、蓝莓饮料等产品,实现了高山蓝莓全产业链发展。三是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同推动余亩老川茶(俗称窝子茶)获得欧盟有机认证,在川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远销国外2个国家和地区。

邛崃市南宝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羌寨将以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建设为载体,深入研究羌文化+旅游+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将特色文化和大美生态转化为新旅游商品和新消费场景,持续推进“天府羌寨·云上南宝”建设,力争形成集展示与保护、生活体验、旅游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羌文化体验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088.html